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当前快看:东方快评丨别让生僻字姓名成公共服务“拦路虎”

来源:东方网·东方快评    时间:2023-04-25 11:45:22


(资料图片)

云南丽江大山深处的村子里有一个罕见的姓氏——“nià”姓,写出来是个上下结构的汉字,上面是飞鸟的“鸟”字去掉一横,下面是甲乙丙丁的“甲”字。由于各种系统都无法输入这个汉字,姓nià的人遭遇了各种不便。很多证件办不了,手机上一些实名制的应用也用不了。甚至连车票也买不了,稍微远点的地方都去不了。当地人说,姓nià太难了!不得已的情况下,这些人只能改姓,把nià改成了鸭。(4月24日《央广网》)

近年来,因系统原因被迫改姓换名的案例还有不少。据媒体报道,山东菏泽高庄村有上百人姓“三(上)且(下)”(音同“陕”),由于姓氏生僻,电脑输入法打不出,村民们申请入学、银行开户、办理证件都十分麻烦,有村民无奈之下只能取近音字,改姓“冼”或“显”。某地一名高考考生在报名系统登记时,因名字生僻,词库无此字,只得急忙去派出所改名字,申请临时身份证,方才赶上报名截止日期。某地一名大四学生就要保送研究生,因姓名中含有“頔”字,也曾面临学信网系统不能报名等一系列“拦路虎”。

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有6000万人的姓名中含有生僻字。不少生僻字不能在计算机系统中输入,导致一些人在就医看病、办理金融服务甚至搭乘公共交通工具时,只能用拼音或特殊符号代替,包括飞机票、火车票,都得去窗口购买。事实上,早在2016年7月,公安部联合工信部、人民银行、中国民用航空局等八个部门联合发文,要求各单位升级服务系统字库,推动姓名中含有生僻字身份证在各用证部门特别是基层窗口单位全面正常使用。然而时至今日,因个人姓名中含有生僻字遭遇各种不便的“新闻”,仍时有出现。

据悉,在公安部的数据库里,收录了地址、姓名中的生僻字达3万多个,但交通、民政、社保、医院、银行等重要机构和行业并没有专用字库,无法共享这些生僻字。同时,对生僻字的输入处理,全国没有统一标准,有的以拼音代替、有的以同音字代替,而各机构和行业之间彼此使用的处理标准也互不通用,由此导致了生僻字信息的各类材料互不通用,给民众带来了极大不便。更重要的是,公民依法享有姓名权,包括决定、使用、变更自己的姓名。若因生僻字姓名不得不承受各种不便,这无疑也是对公民权利的一种损害。

既然是公民权利,就当竭力维护。2022年7月,新版《信息技术 中文编码字符集》强制性国家标准发布,新国标增加录入了1.7万余个生僻汉字,可覆盖我国绝大部分人名、地名用生僻字,以及文献、科技等专业领域的用字,新国标将于今年8月1日正式实施。同时令人欣慰的是,今年4月23日,工信部电子工业标准化研究院等多家单位升级“汉字守护计划”,加快生僻字数字化,并推出生僻字行业解决方案。该方案支持包含新国标字库在内的9万多个汉字,支持金融、医疗、交通等公共服务和政务服务使用场景。

信息化时代,生僻字姓名不应成为公共服务“拦路虎”。一方面,建议依据国家强制性标准,将公安部的生僻字数据库及新国标增加录入的生僻汉字,统一纳入新国标字库,授权有关重要机构和行业使用。另一方面,希望公共服务和政务服务机构正视存在问题,积极回应社会关切,与时俱进升级、更新服务系统,将居民可能使用到的生僻字“应录尽录”,彻底消除生僻字的“数字鸿沟”,让姓名中含有生僻字的居民获得权利保障。

X 关闭

推荐内容

最近更新

Copyright ©  2015-2022 华中机械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12018864号-26   联系邮箱:2 913 236 @qq.com